Tham khảo Dự_phi

  1. 《清高宗实录》- 乾隆二十一年六月 ○又谕、据舒明等奏噶勒杂特宰桑根敦、得木齐巴图孟克率所属九十余户投诚等语根敦等被乌梁海等劫掠。率属来归。甚属可悯。著加恩授根敦为佐领。赏缎二疋。暂与丹毕游牧同居。前闻噶勒杂特宰桑。止哈萨克锡喇、都噶尔、特克勒德克等三人。根敦或系宰桑子弟。或系得木齐误称为宰桑。均未可定。今暂授为佐领。俟询明哈萨克锡喇等、具奏到日。应授何职衔。再降谕旨。并著舒明传谕根敦等、现在伊犁平定。与内地无异。伊等或归故土。或在此地游牧。悉从其便。此时念伊等远道前来。复被乌梁海劫掠。暂为休息。再图迁徙。至奏请来京入觐。现今天时暑热。根敦或尚未出痘。且无庸令其前来。至其所称、途中遇劫之乌梁海等。现在逃赴阿逆处等语。著传谕达勒当阿、哈达哈等沿途留心遇此等投赴阿逆之乌梁海等、即行剿灭并将为首之人。拏解来京治罪。(豫妃之父为噶勒杂特的宰桑,由此可知豫妃为外藩蒙古人,来自噶勒杂特部)
  2. 《清史稿》卷三百一十六 舒明在邊,諸部降人至者,為之拊循。噶勒雜特宰桑根敦降,上授佐領,使與丹畢遊牧同處。
  3. 《乾隆至嘉慶年添減底檔》六月二十日敬事房首領楊雙全傳說 新進官女子一人封為多貴人自二十一日起按例......
  4. 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档-乾隆24年:闰6月10日 令妃遇喜、 多贵人遇喜, 6月11日添守月大夫守月姥姥。闰6月22日 令妃下学规矩女子封瑞常在。9月1日 多贵人添炭止。
  5. 《乾隆至嘉慶年添減底檔》九月初一日敬事房筆貼式武文成傳說 多貴人遇喜外添豐分紅羅炭二斛八兩、黑炭十斛全止......
  6. 《清高宗實錄》諭、來年為朕五十誕辰,又來年即恭值聖母皇太后七旬萬壽。欽奉懿旨:彤闈集福,盛典駢臻。令妃、慶嬪、穎嬪、貴人博爾濟錦氏,俱淑慎敬恭、兄勷內職、宜加冊禮、以宏嘉禧,令妃著晉封貴妃,慶嬪、穎嬪著晉封為妃,貴人博爾濟錦氏著晉封為嬪,欽此。所有應行典禮各該衙門敬謹察例舉行。
  7. 《清高宗實錄》命協辦大學士鄂彌達為正使。禮部左侍郎介福為副使。持節冊封貴人博爾濟錦氏為豫嬪。冊文曰。朕惟分九嬪以贊化。德重柔嘉。迓百福以承恩。儀維淑慎。爰加錫命。式煥綸音。爾貴人博爾濟錦氏。秉質溫純。宅心端謹。承慈顏於璇殿。內職無違。佐雅化於蘭宮。壼儀有恪。茲奉皇太后懿諭。冊封爾為豫嬪。尚其祇膺象服。崇令德而彌勤。式荷鴻庥。集繁禧而益永。欽哉。
  8. 乾隆38年 12月20日 豫妃薨 新常在吉安所穿孝 、八阿哥、十二阿哥同福晋吉安所穿孝. 乾隆39年:正月3日 传承乾宫无有主子们住了,按空宫例用黑炭3斤煤10斤,给太监煮饭
  9. 《穿戴档》記載:「上谕,将养心殿后殿东暖阁挂旧藕荷色春细面月白里帐一架赏豫嫔。」
  10. 《撥用行文底簿》 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,皇帝外出哨鹿,同行后妃有:皇后、令貴妃、舒妃、豫嬪、郭貴人、伊貴人、瑞貴人、和貴人。八月二十七日郭貴人事出。乾隆二十七年七月初八日,皇帝出外哨鹿,同行后妃有:皇后、舒妃、穎妃、豫嬪、慎嬪、容嬪、郭常在,共七位,手下女子共十五人。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十八日,皇帝駕行熱河,皇后住湯泉。同行嬪妃有:慶妃、穎妃、忻嬪、豫嬪、慎嬪、容嬪、新常在,共八位,手下女子十七人。乾隆二十九年七月十七日,皇帝出外哨鹿,同行有:皇后、令貴妃、慶妃、穎妃、容嬪、福貴人、新常在、永常在、寧常在、那常在、武常在。共十一位,手下女子二十三人。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,皇帝駕行江南,同行有:皇后、令貴妃、慶妃、容嬪、永常在、寧常在六位。乾隆三十一年皇帝駕行木蘭,同行嬪妃有:令皇貴妃、舒妃、慶妃、豫妃、容嬪、祿常在、新常在、寧常在、武常在、那常在。乾隆三十二年七月二十日,上駕木蘭,同行嬪妃有:舒妃、慶妃、豫妃、容嬪、林貴人、蘭貴人、常貴人、寧常在、祿常在。乾隆三十六年二月,東巡泰山及曲阜,同行嬪妃有令皇貴妃,慶貴妃,穎妃,豫妃,容妃和順嬪。
  11. 《寄諭內務府總管邁拉遜著報十七阿哥同公主來迎額爾克妃》 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十五日。奉上諭:今豫妃病,先已挨站送京。將此著寄信邁拉遜,即行禀報七公主。十七阿哥來迎接。來時公主府第現有成輿,令十七阿哥同公主乘輿來迎接。欽此
  12. Một phủ sở ở ngoài Tử Cấm Thành, phi tần hoặc hoàng tử hoàng nữ không phải đích-xuất thì khi hấp hối đều đưa ra đây
  13. 《清高宗實錄》諭、本月二十日。豫妃薨逝。著輟朝三日。派皇八子、皇十二子、七公主及七額駙拉旺多爾濟穿孝。並著皇六子質郡王、內務府大臣金簡總理喪儀。所有應行事宜。著各該衙門察例具奏
  14. 《清高宗實錄》諭曰、皇貴妃金棺。應於今冬送至勝水峪入寶城。慶貴妃、豫妃、金棺。亦應同時送至勝水峪妃衙門。著該衙門於十月內擇日、照例舉行。

Liên quan